在新的基礎設施環境下,多桿合一已成為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趨勢。
目前,全國各地都在推進多桿一體化智能燈桿項目,整合路燈桿、交通設施桿、道路*,打造新的城市形式模式。
例如,北京以900米的雍和宮街為樣品,經過多桿合一整治,各種桿體設施從原來的233個減少到77個,減少了60%以上。
對比北京雍和宮大街改造前后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綜合桿整治項目招標信息明顯增加。
近日,上海投資18億元進入上海道路桿改造項目。湖南投資近3億元,計劃在湖南岳陽云夢路建設126套智能燈桿,實現廣告牌、交通監控設施、交通標志、充電樁等多桿的整合。
此外,四川還投資437萬元,計劃購買212套綜合桿,建設成都利民路智能燈桿工程。目前,該項目正在投標中。
多桿合一是以道路照明燈桿為基礎,集監控桿、交通信號桿、通信桿、交通標志為一體的綜合桿。同時,可以根據需要擴展wifi基站、視頻監控、廣告屏播、環境監控、緊急呼叫、充電樁等應用。
那么,為什么國家要大力推進多桿合一呢?新基礎設施下的多桿合一對促進城市發展有什么作用?
目前,我國城市道路上的桿件種類繁多,不僅功能單一,資源浪費,而且管理分散,影響城市外觀和環境。多桿智能燈桿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。
一方面,面對多桿林立的亂象,多桿合一的智慧燈桿能將城市道路上的桿體實現“能合則合”,有效整合、節約城市各種資源,高城市形象,保障市民安全。
另一方面,面對城市管理分散的問題,集成管理平臺可以有效促進城市精細管理的發展進程;幫助建設智慧城市和智慧未來。
事實上,早年就提出了多桿合一,許多智能燈桿企業參與了許多地方的多桿合一項目。
這些智能燈桿企業結合自身的技術優勢,根據當地情況采取措施;多箱集成、倉庫使用;建立綜合管理平臺,創建多個多桿集成項目。
如上海三思,在上海進博會、上海金山等地區建設多桿合一智能燈桿。
如信盛科技,在廣州開蘿大道、廣州臨江大道等城市道路上建設多桿合一的智慧燈桿。
為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,推進以智慧燈桿為載體的多桿一體化項目,近年來,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青島等地出臺了地方道路工程技術指南。
縱觀這些多桿合一的標準規范,建設總體要求的目標方向是一致的,但具體參數要求取決于各地的具體情況。以《上海市道路合桿整治技術導則》為例:
一、在桿體設計上,提出了高度分層設計的概念。
二、綜合機箱設計采用分倉設計,為未來功能需求預留空間位置。
在桿體布置場景中,不同路段場景有不同的布置要求。
1、區域桿件布置典型示例(主干道-主干道):
2、區域桿件布置示例的典型路段布置:
較近,上海發布了《道路桿工程技術標準》草案,并向公眾征求意見。這是繼2018年上海發布《上海道路桿整改技術指南》后的另一個綜合桿標準。以下是一些規范:
1、綜合桿設施組成:
2、綜合桿的基本組成:
3、設施布置在綜合桿上:
4、設置路段區域綜合桿:
智能燈桿云認為,雖然目前多桿合一的智能燈桿項目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。然而,在推進多桿合一建設的過程中,由于桿體數量龐大,涉及改造和新建的不同情況,需要與多個部門共同完成建設。因此,政策和規范仍有待逐步完善。
您是第186221位訪客
©2022-07-04 八方資源網版權所有 粵ICP備10089450號-8
手機網站
微信號碼
地址:江蘇省 揚州 高郵市菱塘回族鄉團結街52號
聯系人:徐先生(經理)
微信帳號: